第 44 节 我的神仙岳母(1/2)
如果回到小时候,我会给那个没有要来学费,不敢回奶奶家,在河边徘徊良久,最后绝望地走进河里的小男孩说:「不要放弃自己,若干年后,你会有一个家,会有一群亲爱的家人,尤其会有一个亲爱的妈妈。」
我的岳母,一位睿智又单纯,善良又感性,可敬又可爱的长辈,满足了我对母亲所有的幻想。
1
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:男人有了家庭是什么感受?
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话题特别适合我写岳母。
岳母给了我一个家。
有时候我觉得我就是一只流浪狗,我妻子发现了我,我岳母收留了我。
在上一篇文章里,很多朋友让我说说岳母,这个问题我犹豫了很久,因为我说的那些事在很多朋友的眼里可能就是鸡毛蒜皮,不值得一提,但对于孤儿般的我来说,那是光,是热,是春之细雨,是冬之暖阳……
是我梦寐以求的母爱的光辉。
你们懂的。
那就说说我和岳母的鸡毛蒜皮吧。
从哪儿说起呢?
还是从岳母见我的第一面开始吧。
对,是见我,而不是相见。
看我的照片。
心理建设做好,妻子把我的照片拿给岳母看。
岳母:「哇,好帅啊!」
妻子一脸得意:「那是,人称 X 大小胡歌呢!」
岳母:「胡歌哪有咱好看啊!咱这孩子甩胡歌几条街啊!」
胡歌老师别生气,你懂的,咱中国的家长就是自家的孩子最好看(捂脸)。
我在岳母这里颜值加卖惨算是完美过关。
但岳父坚决反对。
妻子第一次和岳母谈起我的时候,岳母的第一反应不是我的原生家庭,不是我的一无所有,而是:「天哪,这孩子也太可怜了吧,你快点把他带家来我看看!」
那个时候她丝毫不考虑我岳父顾虑的那些实际问题,而是:「我不管,反正这个孩子太可怜了,我可得好好疼他!」
有了家又有了妈的感觉是什么?
以前假期的时候,室友们都叽叽喳喳地准备回家找妈妈,我缩在一隅羡慕地看着他们,心里默默地想:「没关系,我趁这个假期好好卖鞋,挣路费, 清明节就可以回老家看俺奶奶了!」
那个时候每个假期都在残忍地提醒我,你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,你没有奶奶了, 你没有家了……
现在的假期,在我还没下班就快要下班的时候,岳母就掐着点儿把电话打过来了:「啥时候能到家啊?林儿?妈给你做好吃的。」
「七点,妈,大概晚上七点这个样子我们能到家,妈, 我要吃红烧肉炖那个啥,菱!」
「没问题!安排!」
70 后的岳母和我们几个孩子交流起来像哥们, 丝毫没有代沟。
我一边关电脑一边跟同事显摆:「我先走了哈!俺妈今天晚上用红烧肉炖菱给俺吃,你们吃过吗?没吃过吧?哈哈哈……」
然后在同事们羡慕的眼神中潇洒离去。
其实岳母完全可以不用打这个电话, 只要和我妻子联系下就行了。
但作为老师的岳母深谙心理学, 她知道我最缺什么, 最需要什么。
我是什么时候融入这个家的呢?
第一次去家里, 我就觉得,这就是我家。
尽管那时候岳父还没有完全接纳我。
一双和家里其他人一模一样崭新的拖鞋, 诠释了岳母的良苦用心。
妻子后来说, 家里原本有为客人准备的一次性拖鞋。
但岳母说,我不是客人。
家里的拖鞋都是一样的, 我也必须是一样的 , 但一样的买不到了。
于是因为我的到来, 家里集体换了拖鞋。
我的卧室里为我准备的一应生活用品,让我有一种错觉, 那就是,我就是这家的人,和我妻子一样, 就是这个家的孩子。
心思细腻的岳母,竭尽全力给了我归属感。
所以我最期待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