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要求不是很高(3/3)
抱着孩子的时候,口中却絮絮叨叨的:“禾禾日后需得好好练字,字如其人,又言道见字如见人,字中可窥探人的风骨,更可以用字来沉淀心性,以字表人。”他说:“练字先练好小楷,再磨风骨,届时我会求来书法大家的字,让你好好临摹……”
孩子用小奶音应和:“啊啊!”
小胖手乖乖让人握着,完全没有挣扎。
小太子对此很是满意,口中继续念叨:“先让你从哥哥的字练起,没什么风骨可言,好临摹,快快长大,学会写字,届时哥哥为你重写一副千字文。”
沈禾:别念了,别念了师父。
再念他要掉眼泪了。
他才高考完一年,大学都没来得及去读,就要重头学起。
这谁遭得住啊。
小包子含泪,被一心督促孩子成为状元的监护人按头学字。
学龄一岁零五十九天。
戚拙蕴并不指望这么小的孩子真能学会写字。
他这一年,没少跟着忠洪还有照顾沈禾的嬷嬷知道小孩子会怎样长大。
寻常孩子一岁多才能开口说话,三岁才会语句流畅,能够简单识数,四五岁时才真正能识得字,看懂千字文。
当然,也仅仅局限于认识字而已,具体含义,这样大的孩子,往往是很难理解的。
不乏有些天资聪颖者,能够更早识文断字。
戚拙蕴自己就是这样的例子。
他认为他养的孩子应该与他一样。
比他那些弟弟妹妹要聪敏得多。
他三岁便能记全千字文,四岁能够默下全篇,五岁已经开始读寻常孩童十多岁才会看的卷册。
他对沈禾的要求没有这样高,只希望他五岁能够记全千字文,六岁能够默下来便好。
想必他做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