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. 蝗灾(二合一,补端午 为什么不(5/6)
惯。“有什么不能吃的?快饿死的时候你管是什么啊?”
“是啊,我以前听祖父说过,饿极了是吃的,据说味美。”
“不对啊?我怎么听说吃死过人?”
官吏们讨论起关于吃蝗虫这件事,众说纷纭。
“多亏姑母说了,我险些忘了这个,这是不行的。”
“蝗虫其天性不同,零散地捕捉一些,倒也没什么。只是当大量蝗虫一起出现时,他们就会产生变化,不仅变成黄色,还会变得有毒。”
蝗虫群居后很可能变色,那种蝗虫绝对是有毒的。
“就像一个兵卒,孤零零地待在外面,随便一个敌人都能把他杀死,可成千上万的兵卒待在一起,岂是其他人敢轻易冒犯的?”
“原来如此!虽说不明白为何会如此,不过能理解。那也要告诉黔首这点,我都记下来了。”郡丞一边小声念一边继续刻字,“蝗灾时尽量勿要吃蝗虫,黄色蝗虫都有毒……”
“暂时只想到这些,你们有什么我没想到的点要说的吗?”
几个人都连忙摇头,当尚谨的下属可太幸福了,这领导又出主意又干活还担责任,真是打着灯都找不到。
难怪最开始那群小吏这么快就被收服了。
按照尚谨的命令,所有人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。
“谨,要不先和我解释一下,你哪懂这么多的?”姜青虞可不记得尚谨什么时候种过田了。
“呃……这都是跟黔首学的,都是他们的智慧。”尚谨干巴巴地解释。
这都是人民的力量,他就是拿来用一下。不过他们那不吃蝗虫,所以刚刚把吃蝗虫这一点忘了。
“真的?你以前那么小一个,压根没下过地,如今也能帮着他们治蝗灾了,总有恍若隔世之感。”
与其说尚谨没下过地,不如说他们家本来也没几个下过地的,她侄子懂这些好奇怪。
不过好像也没什么奇怪,尚谨来信里有说过自己跟着黔首学了种地,虽说一个郡守这么做有点奇怪,但是又显得这时候懂治蝗灾很合理。
这么一想,她侄子也没学过造纸冶铁,不照样弄出来了?会下地干活好像也不太稀奇了。
“等蝗灾过后,我再和你商讨齐地之事吧。”她来齐郡除了看望尚谨,也是为了拓展一下自己的事业。
“姑母要来齐地做生意?”
“嗯,原先我多是在秦周边几郡与巴蜀,临淄这么一大块肉,你刚好在这里,我肯定不能放过。”
谁会介意自己钱多呢?
虽然她喜欢到处跑,不过也喜欢待在亲人身边,现在她兄嫂侄都要来齐地,干脆顺便来这里做生意。
“我们这算官商勾结吗?”他笑着打趣。
“那当然不算,我又不欺压旁人。”姜青虞摇摇头,“你给我行方便我也不敢用,万一我们俩双双被抓,那可就糟了。”
尚谨还要留在这里视察蝗虫的情况,他要除蝗,必须多加观察,才能得出规律。
姜青虞不怕虫子,索性跟着他在田间走。
“这蝗虫不是神虫吗?怎么能捕杀呢?”说话的是尚谨相熟的一位老婆婆,住在临淄县和千乘县交界的地方,家里以种田为生。
“姚媪,这些都是害虫,要是把庄稼都吃了,我们还吃什么呢?这样的神虫要它有什么用,我看啊,不是神虫,怪虫还差不多。”
对于华夏人来说,这种害虫就该被打入地底,不得翻身,还神虫呢?
谁家神会祸害人啊……好像真有神话是这样,不过不是他们华夏的。
老婆婆似有所感,随即笑起来,问他:“我女儿她们捉那蝗虫去了,真给钱啊?”
“真的,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,尽快才好,不然赶不上趟。”
“别看我年纪大了,那身子骨可好着嘞!捉个虫那可是一把好手!”老婆婆一听他说是真的,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