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. 第二十七章 调解纠纷(2/3)
的后人领朝廷供奉,享世代安乐,又不许我们去经商,怕的是后人利用手里的资源,去抢夺黎民百姓的生机,以致民不聊生百姓哀嚎。但是没有说我们不能把自家种的,自家养的物产,拿出去换成别的啊!”“就比如说,咱们家家户户都种了蔬菜瓜果,等到了春夏吃都吃不完,送给邻居吧,他们自家还有一堆吃不完的,为了避免浪费就会拿给菜贩子,让他们去集市售卖。这是暗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意思,也是皇先祖的遗训,他老人家还留有典故,没吃完的午膳,便留到晚膳再用。”
沈知澜说的是焱太,祖昔年还在行军打仗时的典故,军营里物资不足,当然要省着点。
“这要是按照斌伯父的看法,他们到底是在遵循遗训呢,还是在高价售卖,经商夺利呢?这些瓜果经过市面流通,说不定还会卖到参政大人,知府大人的富商去,又该怎么说呢?”
沈斌一时语塞,他总不能反驳说,皇先祖是在装腔作势,支持浪费吧?!
沈知澜一番话引经据典,合情合理,还兼有法不责众的实例,说的沈斌无从辩驳。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宗亲长辈频频点头,只觉得这孩子真是口齿伶俐,思维灵活,不愧是他们家的血缘,便带着五分欣赏说,“看你说的通畅,还会引经据典,可进学了?”
“还没有,小子还没到年纪。但是平日里有我姐姐带着识字看书,也可以去宗学里借阅各种典籍,各位先生和蔼可亲,欢迎求知者前去。”沈知澜看话题已经引到这来,便把最后的证据抛了出来。
“宗学里书库还有《宗室律例》的初版,上面写着是“不许科举,不需经商”啊!”
石破天惊!
童稚的声音捅破了一片沉寂。
这就是沈知澜最有底气的证据,在听到沈斌状告违律经商时,他就思考着该怎么把这个炸,弹抛出来,现在总算找到机会了。
法无禁止,即为允许,况且沈潭这也算不上什么正经经商。
梁长史第一反应就是观察在场所有人员,还好还好,因为是调解宗室矛盾,他早早的让侍卫退了出去,除了他,剩下的人全都姓沈。
而宗亲长辈豁然站起,步跨到沈知澜面前,两手铁钳一样抓住沈知澜的胳膊,“当真?”
沈知澜忍住疼,“是我借书时看到的,现在书还在宗学的书库里....”
撒手,赶紧撒手,胳膊要断啦!
看对方的小孩眼圈红红眼泪汪汪,那位长辈才讪讪松开手,掩饰性的说,“实在过于惊讶,一时惊讶。”
沈知澜抽泣一声,顺着话头说,“也有可能是我看错了,或者看了别字。”
“小孩子还没进学,没准是他学错了。”沈齐赶紧打上补丁。
众人都在说可能是沈知澜看岔了字,没有继续聊这个,但事后是否去验证,又是另外一桩秘闻了。
梁长史强行把话题转了回来,“好了,沈斌状告一事,我们已经听清了前因后果,也有了判断。此事并不提倡,但也不能算作是违例经商,沈潭日后不得再做此事,沈斌行事也该思而后行。”
“你们二人,既为父子,也是前世积攒的缘分,遇到问题应该互相沟通,解释清楚,而不是贸贸然的跑到审理所来,让长辈替你们调节矛盾。”
“就罚你们半年的禄米,以作警示。”其中一位宗亲说道,“认罚么?”
沈潭干脆利落的说,“认!”
沈斌吞吞吐吐的道,“认。”
不认不行,这禄米还要从梁长史手里过,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,沈斌很清楚。只是可惜这回偷鸡不成蚀把米,本来想压服儿子,结果反而丢了禄米,亏啊。
沈斌恨恨的瞪了沈齐一眼,这才迈步出了正屋。
沈潭获得胜利,却没敢去看沈齐父子,抱着猫咪,悄无声息的走了出去。
沈齐从被瞪的那一眼里悟到什么,看来这些日子他过的滋润,也招来小人妒恨,想要把他拉下马。
说来奇怪,人不会去妒忌那些离他很远的大人物,哪怕那些大人物比他过的好千万倍。但是他们肯定是会嫉妒身边的邻居比他们多吃半只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