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4. 圣母神皇 平定诸王之乱(3/5)
。现在朝中占据要津的多是贵族,这些人和武媚娘两看生厌。武媚娘也将这些人看作对手。武媚娘掌权三十多年,确实扶持了一大批的庶族子弟。说来可笑,有些庶族子弟出人头地后竟然选择依附权豪,能坚守初心的只有一小部分官员,还有很多人与武媚娘渐行渐远。
武媚娘提拔的这些人多是科举出身,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。可以预见很多人在武媚娘称帝后,要与她走向对立。这也是武媚娘任用酷吏的原因。
每每想到这里,武婧儿就有一种发自灵魂的无力。几千年的演化不会因为她一人就能改变。
“多吃些,别想那么多,船到桥头自然直,再说了神皇手下做事的人极多。”云川给武婧儿夹菜说道:“你最近有些憔悴了。”
武婧儿闻言,心中稍感宽慰,下意识地摸摸脸颊,露出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道:“最近有些忙。”
云川点头,道:“那你要多注意休息。”
武婧儿点点头,叮嘱道:“最近是特殊时期,你要小心谨慎。进宫腰牌时刻带着,不要弄丢了。”
云川听到后,下意识按了下腰间,摸到坚硬的腰牌,说道:“都带着呢,不用担心。”
“家里若出什么事情,你直接拿腰牌过来找我。”武婧儿再次叮嘱道。
“知道啦。”云川看着武婧儿,拉长声音道:“快吃饭,这是我第一次吃后宫的饭菜呢。果然做得比尚书省提供的大锅饭要好吃多了。”
“还很熟悉?对不对?”武婧儿眉眼含笑。
“对。”云川答道。
“这是宫里的御厨根据咱家提供的菜谱改良的,吃起来当然有些熟悉。”武婧儿笑着道。
饭后,云川回到尚书省,武婧儿回到正殿,小睡了一会儿,然后精神奕奕地重新干活。
因此,武媚娘笑她道:“这下阴阳调和了吗?”
武婧儿的脸红了一下,道:“还说我呢,薛师傅有好些天没有进宫了吧。”说完,武婧儿顿了一下,感觉自己有点说错话。薛怀义没有进宫,是因为最近发生了一件关于他的大事。
武媚娘却不以为意,笑道:“是哦,我现在就派人宣他进宫。”
事情要从周兴和郝象贤说起。周兴是武媚娘这两年看重的官吏,酷吏。他就是成就“引君入瓮”典故中的那个“君”。
周兴和索元礼来俊臣二人不同,他是科举出身,但之前的仕途籍籍无名。后来看到索元礼的成功,就动起了心思。和他一样动了心思的还有来俊臣。
周兴前几个月办了郝象贤案。郝象贤的爷爷是郝处俊,他当年曾阻止过武媚娘摄政,说起来二人算得上是政敌。但郝处俊死的早,经过这么多年,日理万机的武媚娘早把这人忘记了。
然而郝象贤犯到了周兴手中。周兴揣摩神皇的用意,知道她想“任威刑以禁异议”,于是罗织罪名夸大罪行,郝象贤的罪名竟然到了要灭门的地步。
武媚娘也正有此意,要抓个典型警示大臣,郝处俊的孙子恰好犯到她的手上。可不就是这个典型?
郝象贤身为太子通事舍人,对宫闱之中的事情,也了解一些。他竟然在行刑的路上,大声说起太后与白马寺主持薛怀义不得不说的事情,引来无数人围观。
人越如此,郝象贤越起劲。各种道听途说,勾栏传闻,纷纷往武媚娘身上靠。在他的口中,武媚娘简直成了□□无度的毒妇。
武媚娘大怒,郝象贤被斩首,挖了他的祖坟,并且戮尸。她在神都百姓面前大失颜面。
本来她养男宠,只在上层社会流传,民间偶然风闻。贵妇养男宠是北朝遗风,胡族风俗,大家心照不宣,但很摆在明面上。现在全神都的百姓都知道了,而且还是郝象贤传播的谣言。
以郝象贤的身份地位,他怎么能见到武媚娘和薛怀义相处?
薛怀义因此许久没进宫,以平息流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