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吴高的选择(1/2)
第五章吴高的选择长崎。
日本的真正中心,而今已经是长崎了。
长崎总督,江阴侯吴高也接到了朝廷传令,让他到南京参加会议。
而今的局面,让吴高有些无奈。
当初,如果他跟随何夕,或许他而今的地位,与现
只是,很多事情,后悔是没有用的。
开战之初,吴高是很担心北京政权的存亡的。
吴高
如果形势倒转,北京败亡,吴高的行为大概与沐春没有什么区别。
只是,而今想想当初的选择,吴高也谈不上后悔。只是有些怅然而已。
战事数年,不知道多少开国功勋之后,灰飞烟灭,傅家就是典型。今后还有很多家族,会一步步的从权力中心退了下去。
吴高当初的做法注定了,
可以说,北京方面大战,大部分时候打的都是日本的硝石。
吴高不会被朝廷当成外臣。
不过,想要更进一步,
来弥补之前的问题。
只是他很明白,这一去京师,长崎这里就回不来了。
别人或许没有感觉,但是吴高却品出来一些味道。这一次大会,带着几分削藩的意味。
并不是,真有割据才有藩镇。而是大明朝廷内部的山头。
毕竟,大多数时候,派系无限可分,才是正常状态。
但是对于山头,也必须压制。将内耗降低
这几年,征战为先,吴高
大战为先,只要不耽搁大战。很多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。而今军中更是形成了,降臣派,南路军,西路军,东路军与海军这样的派系。
何夕大概要将所有派系打乱。
吴高自然也不可能回到长崎。大明朝廷对东洋四国的态度,也会有一些改变。就好像朝廷与燕国之间,需要重新找到大家都满意的平衡点一样。
吴高想来想去,也找到他未来
今后,藩王将是大明生态之中,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只是,局面还是不一样的。
南北之战的爆
朝廷与藩王之间,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不可能。
原因很简单,朝廷与藩王之间直接谈,很容易谈崩。一旦谈崩,双方就没有回旋余地了。所以,这时候政治掮客就有出现的余地了。
其实,
而今藩王出现,藩王与中枢之间的交易,也很难说是外交。
但是依旧有一些外交特点了。
吴高之所以能
而且,南北征战时期,南京方面,并不是没有派人策反东洋四王。
都让吴高给化解了。
一方面是,东洋四王对战场形势,是有自己的判断的。另外一方面,就是吴高用个人信用的担保。
也就是,东洋四王相信的不是北京朝廷,而是湘王大舅哥,江阴侯吴家的担保。
同样的这样的情况,也给吴高一些契机。
让他
只要东洋四王不出什么问题。那么吴家
那么首先要除掉的就是江阴侯吴家。
不过,吴高现
总是有一口饭吃的。但是想要吃更多,就要做其他事情了。
吴高首先要做的,立即去南京,将自己身上开国功臣之后的身份,洗白为隆武平乱功臣。
因为今后,洪武开国功臣是明日黄花。如果吴高身上,还有这个标签。今后的前程并不是太好。
所以吴高这一次不仅仅要去南京。还要想东洋四王都忽悠到南京,并且,要让东洋四王
------
南洋新州。
新州作为南洋总督府驻地,也是大明
就好像,诸王
而陆仲亨也是将这里当成封地来建设的。对当地建设不遗余力。陆家渗透到了新州每一个行业之中。陆家是名副其实的新州第一大家。
而新州有现
从中原到南洋的汉人,几乎都要被陆仲亨截留一手。固然因为,旧港大兴土木,推进屯耕。对人口的吸引力大于新州。
但是陆家的经营之下,新州的繁华不
而陆仲亨
而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。
随着开国功臣次第凋零,陆仲亨忽然有一个觉悟,那就是他的大限,也快要到了吧。
毕竟,热带生活其实给陆仲亨的身体,也带来一些伤害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温度的。而且他同辈的将领,死的死,亡的亡,即便还活着,而今也被小辈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