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9 节 爱别离(15/18)
适合的太子妃人选。但没人会奚落谢云熙,她箭术出众,见多识广,为人爽快,又是谢家女儿,闺中小姐喜欢跟着她一起,这样谢云熙豪迈饮酒,她们也能放开些规矩,毕竟有谢云熙顶着呢。
姑娘们围着篝火快活了一阵,便各自回去别宫里休息了。
第二日是赛马。
为了增加趣味性,男女组队,以两者成绩为准,计算输赢。
本朝民风开放,太祖又是马背上打的天下,倒也不在赛场上过分计较男女有别。
刚巧,太子和王姑娘一组,谢云熙和王三公子一组。
众人看好戏,只觉得不久后,便能吃到两组新人的喜酒。
5
王公子拉着谢云熙到一边,低声道:「谢家妹妹,咱们虽然是比赛,但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,一会儿咱们输了也是因为要让着太子。」
说得好听,太子周晏禛文武双全,输给他太正常了,但王三公子想要求娶谢云熙,自然不想自己在心上人面前太丢脸,提前找个借口,又能用幽默缓解尴尬,还能多和心上人说几句话,一举数得。
谢云熙摇头失笑,随即严肃道:「你要认输现在去,我可不认输。」
她自翻身上马,端的是天下第一的架势。
众姑娘笑着打趣:「云熙,你若是男子,不把我们迷死?」
她不认输,玩也要玩得尽兴,不仅不要命地超过了大部分男子的马,还借着弯道及太子分神时,一举夺得头筹。
不过她和王三公子总名次只能在第五。
男人不太喜欢比自己强的姑娘,总觉得会被压过一头,没面子,不符合礼法。
所以姑娘们也惯会示弱,但谢云熙不愿意,全随了她自己高兴。
但,周晏禛就是被她迷住了。
后来他觉得自己是犯贱。
谢云熙出宫后,果然被家里责罚,不仅跪了祠堂,还抄了佛经,跟着谢母去宝华寺时,虔诚地进献给了佛祖。
周晏禛隐在暗处,瞧着她一身素衣,神情庄严肃穆,跪得久了,偶尔偷偷打个哈欠,没了宫里的那种傲气,在她母亲身边是一派娇憨。
他回程的路上,一直在想,他应该是想天天见到她的。
至少,在她出宫后这段日子,他时常想到她。
即使她除了行礼外,没和自己说过一句话,他还是想看她或威严、或冷淡、或高兴、或迷糊的样子。
6
定太子妃时,皇后对他道:「王家的女儿更适合你,不过以后和谁过一辈子,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。」
他想回想一下王姑娘的样子,她和他说过几次话,两人还同行过几次。
但他怎么也想不起王姑娘的脸。
倒是谢云熙的脸,清晰地映在了他的脑海中,她一身素衣,虔诚地跪在佛祖面前,默默许愿。
其实她也需要人保护照顾吧。
不知道她的心愿是什么。
他想帮她实现。
他这么想。
他选了谢云熙。
之后便是大婚。
他心里高兴,按捺住激动的心情,尽量表现得淡定些,努力表现得和其他人成亲没什么不同。
在床笫间,他也极尽温柔。在平日的相处中,他尽量陪着她。
为了让自己的新婚妻子开怀,他做了许多努力。绫罗绸缎,珠宝首饰,街头玩意,但凡女儿家可能喜欢的,他都悉数送到她面前。
但新婚妻子总是仿佛隔着云山雾罩一般,令他觉得飘远。
那时,他还不懂,她并非性情如此,只是不爱他而已。
不过他心里还是充满了新婚的喜悦,以及迎娶了自己心爱之人的满足。
谁能不爱谢云熙呢。她容颜姝丽,成婚后变得端庄自持,还带着淡淡的忧愁。
她是个矛盾体,不自觉让人想要一探究竟。
她只需要偶尔对他笑笑,在他晚归时带着下人站在门边守候,他便能把她的冷淡归咎为性格使然。
7
他们成婚后近一年都未能有孩子。
她被长辈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