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. 地理(六)(4/5)
说了些小话,这些年感情一直没变,夫妻双方都是有在好好维系的。在这一点上,朱元璋确实比刘彻那个把原配发配冷宫的大猪蹄子强了不少,也算是他独一份的优势了。
【节流的手段还有不少,比如咱作为农业大国,在农业上的用水其实也能节约点,农业灌溉技术,从大水漫灌,改成滴灌之类的,就能很好地节约用水。
工业上也是,很多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,而废水也是需要进行处理才能排掉的,不然会污染水资源。】
展示出来的滴灌,让很多人都眼前一亮,当然,更亮的是用来滴灌的水管,和那一拧开,就会出水的东西。
是住了个龙王进去吗,怎么会这样便利!
解释不清,就往玄学上靠,已经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了。
[汉武帝刘彻]:这是什么,这管子能出水,朕也要!
[秦始皇嬴政]:朕也要!
一排排复制这两位大佬的话的,刷屏刷到江思瑶都笑出了声。
【哈哈哈,知道了知道了,你滴你滴,都是你滴!
这是水管啊,里面装的是水,没塞龙王进去啊,想塞也塞不了的,要是想知道怎么做,嗯,之前也讲过滴灌啊,可恶,怎么现在才发现。】
江思瑶这个话让不少人的目光都有些游移,毕竟吗,之前第一次出场的时候,大家只想到了梯田,能利用更多的田地了,这不比什么滴灌来得更有用。
加上,当时对科技的了解还不是很多,只以为是普通的竹管呢。
现在知道的更多了,对科学更加敬畏了,大家也才知道,原来那不是竹管,不是提前放进去的水,就更厉害了!
谁见过自动出水的装置啊,只需要一拧开就可以了,也太神奇了。
【自来水系统呢,虽然是近百年才被发扬光大的,但是实际上早就有眉目了。
最早在唐代开始,就已经有了可以供应全城的,十分方便的自来水系统,最早被应用上的是白帝城,也很有名了,无论是李白写的“朝辞白帝彩云间”,亦或者是之后刘备在白帝城“托孤”诸葛亮,都是耳熟能详的事情。】
虽然耳熟能详,但是可以不说啊!
诸葛亮无语。
实在不是他不想知道这些事,毕竟现在刘备还正值壮年,和“托孤”一词,一看就相去甚远。
但是,吃瓜一词,最佳的是吃瓜的当事人不在自己面前,其次是,最好不要是自己。
这……
诸葛亮现在两个都没占,不仅是和自己有关的瓜,刘备还才到曹操的门上。
刘备是来投靠曹操的。
或许突然讲这个事情,有些让人难以理解,但是吧,这年头,比诸葛亮聪明的谋士不是没有,但是要么是不管闲事,只想享受闲云野鹤的隐士生活的,要么就是有主的。
刘备即使有心匡扶汉室,也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实在是在这乱世之中难以找到立锥之地。
诸葛亮没找到不说,还没找到新的谋士,甚至赵云还被诸葛亮扣在了曹营。
这都是什么事情啊!
然后在经过一系列的心里建设之后,刘备做出来一个重要的决定。
他决定投靠曹操,借助曹操的实力,开拓海外市场!
海外这么大,以后总得打吧,打下来总归是要有人管理的吧,这又不是中原大地,那些蛮夷之地,肯定是可以被封出去的。
他先给曹操卖命,到时候被封王侯,怎么都能轮到他,请个汉王就是了!
刘备在这么些年,经历过乱世的毒打之后,早就已经发现了自己和曹操在能力上的差距。
他实际上还是蛮敬佩曹操的,毕竟这个人,开局并不算太好,能做到这个份上,能舍弃脸面,有现在这个地位,到现在还没把刘协给杀掉,已经很牛了。
二弟、弟们的话也对,当有十万兵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