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身化六道 (终)(1/3)
阴间,亿万战魂,人族天骄,仰首望天,神情肃穆间,好似嗡!
不知何时,天地间光华闪烁,虹横贯诸天,一道接天连地的身影,自虚无虹中凭空而生。
每一个人看去时,都觉与众不同,又觉与自身一样。
众生相!
那道身影,自是吴明!
“今日本圣开地府,阴间掌轮回,举头三尺有神明,善恶终有报!”
吴明手持生死簿、勾魂笔,俯瞰天地众圣,一言如法随,
说话之际,更是将阴间种种,传于人间。
自此,凡人间生灵,除未开灵智者,几无不知何为阴间。
这一刻,众生才明白,什么叫举头三尺有神明。
人间作恶,不仅要
无论修为多高,实力多强,亦或有何等地位,都逃不脱一死。
那些作恶者,只要一想到,要
尤其是那些还活着,仍旧
本以为,每日里进行超负荷的苦工,已是人间地狱,却不曾想,那位大明圣生生造就了一方真正的地狱。
这怎能不让人绝望?
相较于这些坏事做之人,最高兴的莫过于,那些真正行善之人了。
原来,世间没有长生不死,却真的有转世轮回。
现
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当然,即便是有阴间地府这把刀,悬
如果那样的话,众生就不是人了,而是被吴明生生度化的傀儡。
与其如此,吴明还不如直接取代天道。
但他不想这么做,太累了,每天管那么多事,聆听那么多声音,哪怕他有亿万念头,也承受不来。
所以,吴明决定放手。
众圣此时,也基本上明白过来,吴明的打算是如何了。
阴间地府的存
所谓的乐土,不存
众圣明白是一回事,可理解却又是一回事。
他们感觉的出来,吴明接下来,似乎要做一件天大的事情,却又不明白,到底是什么。
果然,吴明已是开始自生死簿上,宣天律般,定下了阴间地府的十方之王。
秦广王——陆九渊,
楚江王——韩峰,
宋帝王——陈广云,
五官王——吴面,
阎罗王——袁天罡,
卞城王——范师,
泰山王——山魁,
都市王——敖衮,
平等王——玄圣,
转轮王——道烨。
十大阎王甫一分封完毕,酆都城上空便有一尊青铜神座出现,化作十方神殿,立于十八层地狱之上,镇守十方,统管阴间各部。
至于其它各部职司,也是各有人族战死的天骄英杰担任。
虽然
阴间自有法度,一切按律行事,比之人间法度更全面,惩罚也更严苛,乃至称得上是严酷。
甚至可以说,这是阴间天道,所制定的律法。
某种程度上而言,这不是以人代天道,而是众圣化天道。
纵观人族历代英杰天骄,前仆后继,呕心沥血,付出了一切,他们没有
什么超脱天道,什么长生不老,通通都不重要,都比不上人族大业,传承延续。
吴明也没有辜负他们,并未窃据阴间天道,甚至就连自身的一气三清化身,都舍了,融入了天道之中。
这也是为何,吴明有底气,敢于上青天,直面四祖的底气。
此时此刻,他代表不了整个人族,却是代表了历代人族先贤英烈,向四祖讨一个说法,要一个公道。
我们舍身,值不值?
四祖终究是心念人族,最终归天,舍了真灵,连转世轮回的机会都没有留,便融入了天道之中,作为对人族最后的遗泽。
通过自身所修持的力量,对没有了掣肘的天道,进行最后一点影响,使之能够与阴间天道相融,不分彼此。
这一刻的天道,才是真正的阴阳互通,五行轮转,自成一界,再也不受外界干扰。
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无私奉献,奠定了此界基石,吴明此时才能放心的分封阴间,将最后的基调定下。
随着吴明
有道家的袁天罡,佛门的道烨,儒家的范师,算是给三教留了点香火情分,对于妖族也没有赶杀绝,给予了玄圣一席之位。
即便是龙族,吴明也将自己的身外化身,灵智复苏之后,那位重新归来的中古真龙敖衮,列为入了十王之一。
虽然,以吴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