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安妮坊小说网

安妮坊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梦回大明春 > 115.第115章 113【琼林宴】

底色 字色 字号

115.第115章 113【琼林宴】(2/3)

笑道:“我看到的是手抄卷。”

    王渊认真回想了一下,会试四书第一题,好像是“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”。他那篇文章写得很正常,唯一亮点是把《中庸》里的“齐明盛服”扯进去,让《大学》与《中庸》的论述进行统一。

    这种两相印证的论述方式,朱熹章句里没讲,沈复璁也没有讲,是王阳明平时授课时讲的。

    王渊笑着说:“可是齐明盛服?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,”余本感慨道,“我学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之时,对这两处只是隐有所动,真没想过二者之道可以殊途同归!”

    王渊道:“此乃吾之授业恩师所讲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若虚兄之业师,是哪位大贤?”余本追问道。王渊已经知道王阳明是同考官,他犹豫一番,发现没啥可隐瞒的,便说道:“便是这次《礼记》房同考官之一,王讳守仁公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阳明子之高徒,失敬,失敬!”余本是浙江宁波府人,跟王阳明所在的绍兴府紧挨着。

    王渊笑道:“吾拜在先生门下,还多亏了阉竖刘瑾。”

    余本感兴趣道:“有何说法?”

    王渊解释说:“我本是贵州农家子弟,世代务农,连私学都读不起。十岁那年遇到蒙师,他是绍兴府的秀才,后来捐了一个小官,却因上官得罪刘瑾而被连累,流放云南途中遭遇贼寇。父亲将恩师救回家中,我才开始读书识字。”

    “若虚兄十岁才识字?”余本震惊无比。

    王渊点头道:“确实如此。及至恩师守仁公,因触怒刘瑾贬谪贵州,穴居于荒山野岭,一边耕种一边授课,我才有幸慕名拜入恩师门下。”

    余本恍然大悟,赞道:“此当为一桩佳话!”

    可不就是佳话吗?

    太正能量,太立志了!

    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!

    一个没钱读书的农家孩童,跟随被陷害流放的秀才识字。又遇到被贬官的当朝大儒,这大儒惨到住山洞,如此艰苦还不忘兴教化,给了贫困孩童一个真正进学的机会。

    如今,大儒平反昭雪,并且获得升迁。而那个农家孩童,也少年得志,成为皇帝钦点的状元。

    简直就该写文章大肆宣传,让天下士子都知晓此事。

    余本突然回过味来:“若虚兄今年贵庚?”

    “十六岁。”王渊说。

    余本瞠目结舌,难以置信道:“若虚兄竟只读书六年,真神童也!”

    “侥幸而已。”王渊笑道。

    二人说话之间,榜眼杨慎终于来了,众进士纷纷起身道贺。

    而今天的恩荣宴主持者、代表皇帝慰问新科进士的大学士费宏,也随后即至,全场起身拜见。

    此外,殿试的阅卷官和执事官,此刻亦全都到场赴宴。

    只有李东阳没到,老先生肛瘘发作,这两天疼得死去活来。

    十三位阅卷官,那天晚上竭力贬低王渊,如今却笑容满面,对王渊也是温和可亲、嘘寒问暖。

    新科状元,皇帝钦点的,谁敢表现出不满?但凡公开说一句怪话,都是对皇帝不敬,都有打压后进的嫌疑。

    费宏宣布恩荣宴开席,立即有吏员捧来牌花,代表皇帝赏赐给阅卷官、执事官和今科进士。

    牌是腰牌,花是宫花,进士簪花就簪的这个。

    其他人都是小绢牌,绣有“恩荣宴”三个字。唯独王渊作为状元,领到的是金镶银牌,字儿也是刻上去的。

    宫花也不同,其他进士戴翠叶绒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[综漫] 兄弟养成日志 [综漫] 啊?我当老师 [综漫] 费佳今天也在挖墙角 渡劫丹神 [综漫] 我用名声值换马甲 [西游同人] 唐僧他又在买地 [足球同人] 上位者 皮囊鬼 [综名著] 带着王爷做神探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