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赵氏权重遭灭门(2/2)
,怀有身孕,她逃进了宫中避难。晋景公虽一时得势,但此举也引起了朝堂上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满,大夫韩厥说:“赵氏先祖赵衰、赵盾是晋国的功臣,怎么可以断绝他们的香火,这也太过分了。”
晋国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,晋景公为了平息矛盾,就立赵氏的庶子赵武为赵氏继承人,又封给赵武城邑,延续赵氏香火。
晋景公到了晚年,晋国内忧外患不断,搞的景公疲惫不堪,常常疑神疑鬼。晋景公十四年,梁山出现了山崩。晋景公坐卧不宁,总担心有什么大事发生。便咨询大夫伯宗,伯宗说: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,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晋景公表面上认同了伯宗的话,但心中的忧虑却丝毫未减。此时,鲁国等国的联盟越发紧密,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,让晋景公头疼不已。而朝堂上,虽然立了赵武为赵氏继承人,但六军主帅之间的矛盾依旧尖锐,权力争夺从未停止。
就在晋景公焦头烂额之际,楚国突然派使者前来,声称愿与晋国修好,共同对抗鲁国联盟。晋景公心中疑虑重重,不知楚国此举是真心还是另有阴谋。然而,面对当前内忧外患的局面,他也不得不考虑楚国的提议。
在与大臣们商议时,有人认为楚国不可信,应继续加强自身防御;也有人觉得可以借此机会分化鲁国联盟,缓解晋国压力。晋景公犹豫不决,他深知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晋国的未来走向。而此时,国内又传出一些关于六军主帅企图谋反的流言。
晋景公终于支撑不住了,他病倒了。一开始只是以为是偶感风寒,吃些退热药就会好起来。没想到病情加重,卧床不起,时常从睡梦惊醒,直呼:“赵氏一族前来索命,我已无处藏身。”
国医说:“国君已病入膏肓,无药可救了,应该准备后事。”
晋大夫立太子寿曼为国君,就是晋厉公。一个月以后,晋景公去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