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自建良港:海岸权争夺与明西矛盾的激化(2/2)
趋紧张。新港的建成打破了利马港的垄断。首航的“鲸舟级”货轮不靠岸就能卸货(码头配备了蒸汽传送带),从卸载到装船全程只用两天,比在利马港快三倍;港口不收“额外检查费”,各国商人纷纷转来停泊,连西班牙商人都偷偷将货物运到这里,说“省下的费用够多雇三个水手”。利马港的收入骤降,总督更恼,竟下令禁止西班牙工匠为大明港口提供维修服务——结果却让新明区的铁匠铺生意红火起来,他们用铁山堡的钢材造出的零件,比西班牙的更耐用。
这日,月牙湾新港举行开港大典。“应龙级”铁甲舰“磐石号”驶入港湾,鸣炮三响庆贺,炮声震得海面发颤;岸上,印第安部落的独木舟列成队形,渔民们撒下渔网,捞出的鱼抛向天空,像银色的雨。林远站在码头,看着第一列从港口出发的轨道车驶向铁山堡,车厢上的“大明新港”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。电报机传来朝廷的贺电:“新港落成,实乃南美拓殖之大功,着林远加太子少保衔。”
夕阳为防波堤镀上金边,西班牙巡逻舰仍在远处游弋,却不敢靠近。林远知道,自建港口不是结束,而是新矛盾的开始——当大明不再依赖利马港,当土地、海域的权属之争摆上台面,与西班牙的冲突只会增多。但他看着忙碌的码头、往来的轨道车、远处印第安渔村升起的炊烟,又觉得踏实:有了自己的港,就有了底气;有了铁轨相连的腹地,就有了后盾。
入夜,新港的航标灯(用秘鲁铜制的汽灯)亮起,像一双警惕的眼睛。林远在灯下修改《新港防务章程》,准备增派五十名士兵,“防患于未然”。他明白,与西班牙的博弈,就像港湾的潮汐,有涨有落,却终将在铁轨与港口织成的网络里,找到属于大明的立足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