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章(3/4)
"有没有别的办法代替?比如说把尺寸做得更大一些?"这个问题。
秦工倒是可以回答:
"不行呢,如果做大到我们可以机械加工的程度,那就完全可以换成变速齿轮箱了。"
"那种效果已经没有了,那是汽车上用的。"
"多级变速齿轮的尺寸,才是这个变速系统的关键所在。"
杨厂长叹了口气。
苏和平看得出来,他还抱有一丝希望。
于是说道:
"正好易忠海在前面。"
"这个变速系统最大的难题就在于那个多级制动轮。"
"他是八级工,关于能不能量产,他更清楚。"
杨厂长一听。
对呀,很有道理。
立刻让秦工去喊易忠海过来。
秦工是技术工程师,易忠海是八级工,两人经常打交道。
秦工去叫人了。
但他觉得,叫过来也没用。
这种级别的齿轮,易忠海很难加工出来。
即便能加工出来,
具体耗时先不说。
精度也绝对达不到要求,磨损的问题就更不用提了。
按照自行车齿轮的使用频率,
两天就会有明显偏差。
最多一周,
肯定就散架了。
很快,易忠海从院子那头走过来。
杨厂长很热情地向易忠海解释情况,让他看看那个多级变速制动轮。
易忠海脸色不大好。
盯着那辆三轮车,
长时间没说话。
之前苏和平在厂里加工的时候,他在远处瞄了一眼,心里直骂。
那是人力能做到的吗?
虽然没仔细看,
但心里明白,自己肯定不行。
不过现在领导就在旁边,他当然不能直接说不行,那自己这八级工算什么!
一个不务正业的医生,半吊子采购员,
一天半就能捣鼓出机械零件。
自己一个八级工,
却说弄不出来?
不过易忠海也不是刚入行的菜鸟。
他没有直接表态,而是站在旁边观察了很久。
不是在琢磨制作难度,
而是在思考怎么说辞。
过了一会儿,才开口说道:
"这个部件加工难度极大,机械加工无法完成,必须在粗加工后辅以手工加工才行。"
"要是想确保精度,估计得花一个多月的时间。"
"而且会有一定废品率。"
见到几位领导都在这里,
易忠海索性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态度。
他不能说自己做不出来,但给了一个月时间。
他不信完不成。
杨厂长还真给他一个月的时间。
让他试着加工这个部件。
更何况。
刚刚李厂长也提到过,就算是生产过程中有损耗,那也是事先说明过的。像那种老到世故的说法,赵主任怎会听不明白?心里早已对这种推诿之词嗤之以鼻。
别人陈师傅一天就能完成一辆车,李师傅却说一个零件就得花上一个月?
实在搞不清楚,这位八级技工到底有多少真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