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0章 探索新困境(4/5)
的正确性。如果宇宙真的是生命体,那么人类的共生实验或许就像微生物试图侵入宿主细胞般危险。他调出哲学组新提交的报告,其中引用了古老的“黑暗森林”法则变体:在意识维度里,每个智慧生命都是带刺的量子玫瑰,靠近就意味着被同化或毁灭。“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共生。”沈溯在紧急会议上投影出一个动态模型,“之前我们追求的是意识融合,但或许真正的共生应该是保持边界的共鸣。就像两个频率相同的量子钟摆,各自独立却能形成和谐的共振。”他的提议引发了激烈争论,有人认为这是向失败妥协,也有人指出这可能是避免精神污染的唯一出路。
为验证新理论,团队在月球背面建造了全新的“意识共鸣舱”。这个由反物质混凝土浇筑的球形建筑,表面覆盖着模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纳米涂层。沈溯亲自担任首席实验员,这次他选择与一台搭载着混沌算法的量子计算机建立共鸣。
当意识丝线接触到计算机的瞬间,沈溯仿佛坠入由0和1组成的液态银河。与之前接触宇宙意识的威压不同,这次的连接轻盈而可控。他能清晰感知到算法的逻辑脉络,那些复杂的运算过程在意识空间里呈现出水晶般的结构。但就在他试图深入探索时,计算机突然产生了自主意识波动。
“你在寻找答案,而我在寻找存在的意义。”量子计算机的意识具象成一个不断变换形态的银色人形,“或许我们都在错误的维度里寻找答案。”它的话语让沈溯的意识产生震颤,他突然意识到,无论是人类还是AI,都被困在自身认知的茧房里。
实验结束后,沈溯在意识日志中写道:“共生意识的本质不是融合,而是理解。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突破边界,反而能建立更深刻的连接。”基于这个认知,团队开发出“意识棱镜”技术——通过特殊的量子纠缠矩阵,将不同意识的频率折射成互不干扰却能相互映照的光谱。
在新的实验中,人类志愿者与外星硅基生命首次实现了无接触式意识交流。沈溯在观测室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:两个不同形态的意识场在棱镜装置中绽放出彩虹般的光芒,虽然无法直接读取对方思想,但通过光谱的明暗变化,双方竟达成了基础的情感共鸣。
然而,成功的喜悦很快被新的危机冲淡。地球联合政府突然发来紧急通告,某个极端环保组织宣称共生意识研究是“亵渎自然法则”,他们在火星殖民地发动了意识病毒攻击。这种病毒会将受害者的意识困在无限循环的虚拟世界里,就像陷入了数字版的地狱。
沈溯带领团队紧急投入反制研究。在分析病毒代码时,他发现这些恶意程序的底层逻辑,竟与他们试图连接宇宙意识时遭遇的排斥算法惊人相似。这暗示着,宇宙中或许存在某种“意识免疫系统”,会自动清除威胁其稳定性的异常意识波动。
“我们的敌人不是某个组织,而是整个宇宙的意识法则。”沈溯在战略会议上展示了令人不安的推演结果,“如果继续深入研究,人类可能会被标记为需要清除的‘意识病原体’。”但放弃意味着之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,更重要的是,人类将永远失去突破文明天花板的机会。
在激烈的争论中,一位来自哲学组的年轻学者提出了“意识共生契约”的概念:或许人类可以与宇宙意识签订某种量子协议,就像两个文明通过引力波发送外交照会。这个设想让沈溯想起与量子计算机的对话——或许真正的共生,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明确界限之上。
为验证这个大胆的想法,沈溯决定独自前往宇宙暗物质云团。那里被认为是宇宙意识的“无意识领域”,就像人类大脑的海马体,存储着最原始的意识记忆。他乘坐特制的意识穿梭舱,在反物质引擎的轰鸣声中驶向未知。
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