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7/28)
这可是王朝初年,机会都很多,百姓都不愿意动,这事只能从诸侯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但大家其实都是自治,人家没犯法,去人家的地方指手画脚就不礼貌了,所以魏倩从来不管。但是人都是往好的方面学,诸侯现在不肯出利,让利于民,他们是没有看到真正的繁华,当咸阳当大梁转起来了。
从税收可以看收入,钱财不动人心,只能说明钱财不够多,当看到足够富的时候,还是可以效仿的富,没有人会不动心。
那个时候不用魏倩说,他们自己会来求指教,而发展需要读书,需要墨农。
墨农都是你想要我的武功,就必须要我的思想。你不要我的思想,就休想拿走我的武功,除非钱给够。
而今墨家的思想,也没有那么偏激了,他们综合了一下,毕竟科举考试,也是要考综合的。
所以诸侯要发展,那么知识的能量就会洒下去,要改变一张画好的纸很难,但在一片空白的纸上做画却很容易。
百家争鸣,他们自己会揉杂出一种他们的思想,都是教化万民,分什么高低贵贱?
她并不需要去刻意教什么,她只需要做好自己,人是会学习的动物,她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这个时代的,那么就应该让这个时代自己去探索,她只需要把握住权力,不引发战争,不兴刀兵,就够了。
生产力的提高注定会带来思想上的提高,也注定会带来人权。
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,百家争鸣,有竞争才有突破,生产力或思想有突破才能面对这地球上轮回的灾难。
不然每一次乱世就像一次末日,无休无止。只有他们自己去选择,去努力,上位者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公正。
其他的事情,百姓自己能活好,怎么活,都是自由。
毕竟汉初是没有文字狱的,大家思想都很活跃,也很喜欢谈论辩论。
汉武帝能够废除百家,独尊儒术,原本也是那个时候百家都不行了,不然不可能那么顺利,在汉初就扶持起来,只取他们好的部分用于治国平天下。
细枝末节他们自己去争去吵,朝庭只需要看,不要让邪教发展起来,那种提倡人殉,祭祀活人的,求长生不老的,这种东西,大力打击还得宣传科学,墨家喜欢干这种事,让他们去。
汉武就需要用科学就给他洗洗脑,实在太迷信了,一个娃娃就能引发血流成河。
等以后她做一堆布娃娃,还做晴天娃娃,再做漂亮玩偶。
那么大个人了,怎么还怕娃娃?魏倩磨着牙想,怎么也得让汉武的童年被娃娃淹没。
这么想着,魏倩的干劲就起来了,咸阳,也可以纸醉金迷嘛!
保证就算让秦始皇醒过来,都认不出,那是咸阳。
要引导他们往高雅的玩,别以后娱乐只想到青楼,这种东西,汉初是比较隐晦的,越到后面讲究贞洁,反而越正大光明开妓院,男权社会永远左右互搏。
当生产力上来了,女官女将多了,纺织业,各行各业的女性进场了,什么青楼,敢开女人就敢扬,骂都得骂到死。
这些东西每个时代都不能扫开,但正大光明摆出来,和地下阴暗角落存活,是不一样的,正大光明摆出来就代表,合法。
这就太恐怖了。
话语权掌握在劳动者的手上,生产力薄弱,产出越少,越没有话语权,百姓越如草芥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魏倩兴致勃勃选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剧本,准备找文人编剧打磨,嗯,第一场戏,就演赵氏孤儿吧。
不过魏倩也很好奇,今天是她那个古穿今故事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