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重逢(3/4)
都觉得脸热。从萤起身走到长公主的轿辇面前,重又敛衽行礼,长公主冷眼瞪着她:“你莫不是觉得,有谢氏撑腰,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挑衅本宫?”
从萤垂目缓声道:“谢三公子此行与吾家无关,臣女仍愿代祖父受鞭,直到长公主消气解恨为之。”
长公主怔愣:“你说什么?”
从萤又重复了一遍:“臣女愿代祖父向长公主受过。”
此言一出,谢三公子也移目看向她,眼里那浅如涟漪的笑意也渐渐冷淡。
姜家大爷瞧他不高兴了,连忙解释道:“老太爷的孙女,年纪轻,许是刚才吓着,眼下头脑还发昏呢。”
谢玄览当然知道她是谁。
他略过姜家大爷,踱步至从萤面前,负在身后的手摩挲着马鞭的铜柄,温和劝她道:“四娘子,长公主的鞭子可不是你这身板能承受的,你放心,我既然来了,老御史的棺梓和姜家人都不会有事。”
从萤说:“有恩报恩,有怨报怨,臣女愿与长公主恩怨两讫,不愿欠谢氏的人情。”
她说得如此直白分明,仿佛不愿与谢玄览、与谢氏产生一点瓜葛。
长公主听罢,畅笑数声,对谢三公子说:“原来你谢氏的庇护,也并非人见人爱,也有人不食周粟,避如蛇蝎。”
谢三望着从萤好一会儿。
她生得美,并非秾艳摄人,而是黛眉浅颦,如水墨晕开,初见只觉怡然。
唯有对视过她的眼睛,黑润如露洗粹玉,透着从容坚韧的柔光,才真正觉出她美得超轶绝尘。
不想欠谢氏的情啊……
谢三公子觉得既讽刺又好笑。
恐怕她还不知道,姜老御史替她向谢氏应下了什么。
谢三移开目光,说道:“既然你情我愿,谢某就不扫二位的兴了。”
他欲转身离开,长公主却喊住他,故意挑衅:“今日走得急,出门忘带鞭子了,不如借三公子马鞭一用,事后奉还。”
谢三笑了笑,将铜鎏首绕金丝马鞭递给长公主的侍从。
又叮嘱道:“我这鞭子,从来是教马儿如何明哲保身,自讨苦吃的东西,打了也是糟蹋,不必还了。”
从萤恍若未闻,背对着长公主跪在地上,将披散在肩后的长发撩向前来。
她的肩膀虽然单薄却挺得笔直,目光先落在祖父安然无恙的棺梓上,又情不自禁地为一抹冷霞焰蕊般的朱红色所吸引。
看着他轻衣缓带,如隐往天心的明月,毫不犹疑地离她远去。
从萤阖目,静待第一鞭的落下。
长公主问她:“姜四姑娘,愿意领受几鞭?”
从萤答:“直到殿下怨气出尽,生死不论。”
“好,尔骨虽瘦,自有铜声。”
长公主向她承诺:“自此之后,本宫与姜家怨仇尽消,决不再提。”
“谢长公主恩典。”
谢三公子脚步很慢,说不上是期待,还是别的什么,一直在侧耳听着身后的动静。
然而在鞭子落下之前,他先听见了由远及近的金铃叮叮当当撞出碎响。
抬头,看见一个身着紫袍,须发皆白的道士迎面走来,手里擎着一人多高的招魂幡,摇摇晃晃地边走边念:“有人在下,我欲辅之,魂魄离散,汝筮予之,魂兮归来……魂兮归来!”
这是招魂的唱谣。
谢三公子嫌恶地蹙起眉。
他一向腻烦这些故弄玄虚的江湖术士,平时碰上他心情好,自会绕着他们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