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妙论唐诗(2/4)
缩头乌龟了。”武连冷嘲热讽道:“他们哪里是缩头乌龟,分明是乌龟王八蛋。”
听了这话,张明远、费无极却笑不出来,脸上颇有忧色,原来他们早已听说此番兀术南下搜山检海,皆是老毒物和大毒物、小毒物抓住东京城的官员,搜刮到详细的路线图,才使得兀术搜山检海,胆大包天。
可见老毒物、大毒物、小毒物为兀术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至于此番没南下,其中底细,不为所知。
靖康耻后,张明远、费无极虽说并不伤心难过,可想起与宋徽宗赵佶、宋钦宗赵恒的点点滴滴,不由也是嘘唏不已。如若不然,又怎会千里迢迢北上搭救,搭救不成,又怎会南下,协助宋高宗赵构。
为了他们父子三人,张明远、费无极可谓忠心耿耿,任劳任怨,不辞辛苦,忙忙碌碌,奔走效劳。众人抵达京兆府,久违之感袭上心头。尽皆来到渭水边,稍时歇息。
这终南山是京兆府的父亲山,渭水便是京兆府的母亲河。坐在母亲河边,张明远等人畅所欲言。几人想起大唐,便提议谈论起诗词文章来了。这便是聊以忘忧,触景生情。
张明远道:“世人皆知唐诗名扬天下,却不知我宋诗也毫不逊色。”
小主,
费无极道:“就算不可相提并论,也可平分秋色。只是我大宋词作太也功高震主,故而这宋诗就被宋词给盖住了。”
子午道:“唐诗多潇洒,宋诗多沉稳。”普安道:“唐诗多雄浑,宋诗多柔美。”
余下道:“唐诗好比骏马,宋诗好比青牛。”武连道:“唐诗好比塞北的雪,宋诗好比江南的雨。”
张明远道:“既然如此,我等何不玩个游戏。不论唐诗还是宋诗,就同一种东西的作品,看那大唐多,还是如今我大宋多。你们意下如何。你们四人想想看,为师和你们师叔做个品读。”
费无极喜上眉梢,笑道:“自然很好,就以黄河、长江、朋友、乡愁,这四种为例。”
武连道:“我先来,说黄河。大唐王之涣的名扬天下。正所谓:‘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’这一句,可好?”
余下不服气道:“我大宋王安石有一句。‘派出昆仑五色流,一支黄浊贯中州。’这一句,莫非不能与之相敌么?”
普安道:“大唐李太白说,‘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’这一句,最是举世闻名,无出其右,你们都甘拜下风好了。”随即得意洋洋,笑了笑。
子午道:“且慢,大唐李太白还说,‘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’可见李太白对黄河,可有不同的情怀了。”众人都笑。
普安道:“大唐王维说,‘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’这一句,又当如何?岂不是名扬天下,非比寻常。”随即挑了挑眉毛。
余下笑道:“大唐王之涣还有一句,叫做,‘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’这一句,也毫不逊色,是也不是?”也挑了挑眉毛。
武连道:“这大唐刘禹锡说,‘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。如今直上银河去,同到牵牛织女家。’这首诗,大杀四方,你们都输了。”随即哈哈大笑。
余下一脸不悦,翻个白眼,冷笑道:“别人只一句,谁让你整篇脱口而出。”武连赶忙捂嘴嘿嘿一笑。
张明远和费无极齐声道:“不错,可见你们读过不少唐诗,孺子可教。”子午四人喜笑颜开。
余下道:“大唐温庭筠说,‘黄河怒浪连天来,大响谹谹如殷雷。’我这句,也不错。”
武连道:“大唐李太白说,‘黄河落天走东海,万里写入胸怀间。’大唐,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