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33/34)
瑶令与她们一道走:“两位姐姐才是辛苦了。我这也是下意识的反应。这不能怪我。”惠嫔道:“别说这个了,我老是犯恶心。反正不管住哪里,我都是要离她远远的才好。嘉嫔妹妹,你这一路一定要把我的地方和她远远隔开,我可真是受够了。”
瑶令笑吟吟地答应:“好。我给姐姐好好的安排。”
都是一个宅子里住着,再远也没能多远。但中间隔着一个小花园,见不着面也挺好的。
瑶令将她们都安排妥当了,又问了张成,说园中守卫内层是宫里带出来的人,外头是地方和这边府衙的人,侍卫们也会在外头定期巡逻,瑶令也就放心了。
瑶令这里刚回她自个儿的住处喝上一口水,外头张鸿绪就来了。
“娘娘,万岁爷请娘娘往御前。”
康熙派了车来接她。
张鸿绪说:“万岁爷是要带着娘娘出门的。太子爷还有各位阿哥们都已预备妥当了。万岁爷说,娘娘不必穿宫里的衣裳,既是出门,请娘娘简便舒适便好。”
瑶令就懂了,这怕是要上街走路的意思。
那宫里带出来的花盆底就不必穿了。宫里的衣裳和旗头也都不用穿戴,不必搞得那么隆重。
这回出来南巡,嫔妃们或许还有可能要在人前露面,也不是真的就藏的那么深连人都不能出来透气的。
等到了江南或许还要坐游船看风景的,娘娘们也不可能全都是宫里的打扮,不大方便。
往前也没有这样的成例可以参考,瑶令便去问过了康熙,康熙的意思是,可以不必穿宫里的行头,但一定是要带着的,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。
康熙拿了一份密折给瑶令看,江南的官家太太们有不少从京城去南边的,那边慢慢的有些满洲旗装改动的衣裳出来。
瑶令有了康熙的支持,与惠嫔荣嫔几个商议过后,就让内务府织造也做出来有宫里风格但又轻便方便出行的衣裳。
这穿着新衣裳出门,自然是高高兴兴的。
宽大的裙摆遮下来,行走间仿若莲花盛开,比宫里的行头可不差什么。谁也不知道瑶令里头是穿了有一点点底子的轻便小靴子。
康熙在府衙等着,见了她就笑:“这衣裳和这头发都梳的很好看。”
瑶令也笑,被夸的心里很是得意。那是当然的。宫里出来的,肯定不能被官家太太们比下去呀。
做掌事女官跟着康熙出门的时候都没避讳过,如今再跟着康熙出门就更敞亮了。
康熙牵着她,见了等候在外头的几个心腹重臣还有阿哥们都没放手,瑶令也大大方方的任由康熙牵着她。
外臣见了她如今是要行礼了,阿哥们也问嘉嫔娘娘好,她也含笑问了太子好。
康熙就笑了,手一挥让人都上车:“先到堤坝上去看看。”
上车后,康熙紧了紧掌心里的柔嫩小手:“今日天晴,但坝上水大,汛期还未过去,你要跟紧了朕,不许松手。”
从前那事过去几年了,但康熙想起来还是觉得后怕。
如今把小丫头放在跟前光明正大的宠着,越发觉得不能失去她,想一想后果都觉得不能接受。
瑶令笑道:“嫔妾知道。这回没下雨,人也不多,没人下黑手的话,嫔妾的脚下稳得很呢。”
她不愿意康熙总想着这件事伤神,便换了别的话题。
眼前正有个疑惑要问康熙的:“嫔妾方才瞧见三阿哥与四阿哥之间隔了好大的距离,也不站在一处了,是不是两位阿哥之间闹别扭了?”
提起这个,康熙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