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 镇山村(1/3)
一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懊悔,当初会怂恿舒薇,和她的男朋友陈新同去镇山村。
那是从省城开往大瀑布的火车,满车都是旅客。邻座的是一对中年夫妇,典型的除了智力一切都富余的类型。从上车就嘴不停,除了吃,就是说,他们肥硕的身躯拘束得我不能动弹,堆山塞海的吃食把我仅有的一瓶水挤到茶几角;又对本省
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里平,人无三分银咯。”世人历来对这个可怜的穷省,首先想到的这句“三无”考语,被他俩得意洋洋的说过了不知多少次。他们把本省人一律当作少数民族,又把少数民族一律当作苗族“都是苗子噢,脏,野蛮说话难听死了咯”两个活宝,用夸张的声调那样拙劣的模仿当地土话,然后大笑一回,放肆的态度令前后格座都不免侧目。当对一省人民的攻讦到达顶峰,他们讲起一桩
不幸的,我正是这穷省中众多刁民的一员。而且我也象我那些心胸狭窄的同乡一样,听不得外人对我家乡的损贬,何况是这样至骨的挑衅。我斜乜两人一眼,刚要说话,对座一个小伙子却突然爆
小伙甚是激动,声音很大,口气很冲,尤其后一句说得分外的响。周围一片讪笑,因为那对夫妇的家乡,
两口子涨红了脸,又要替家乡找回场子,同小伙子争辩起来,无非重申本省糟糕的天气,地理和经济状况,再添上一些刻薄文人创造讥诮本乡的成语,什么技穷,什么自大之类。小伙以一敌二,毫无惧色。我瞅准一个机会加入辩论,小伙见了同乡,神倍涨,我们俩配合默契,强词夺理,很快叫对方招架不住天无三日晴是吗但我们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降雨充沛,空气湿润,最益美容,所以女孩子漂亮;地无三里平不错,喀斯特溶岩地貌,固然造成交通困难,可也因此造就丰富的石林,溶洞,地下河的风景,否则公园省的名声从哪里来;人无三分银也不错,我们穷是穷些,但是我们穷了也有志气,不象有的地方的人,就去坑蒙拐骗
这一场省际间事关荣誉的论战吸引了四方游客,有帮腔的,有打太平拳的,更多是饶有兴味的旁听,每到处便爆出笑声,仿佛往本省名小吃麻辣烫沸腾的汤锅里投入一把把猛料。两口子终于哑了火,叽咕一句“瞧这种德性,多半也是苗子”败下阵来,转而将不忿继续
笑过之后,我和小伙攀谈起来,还有他来自外省的女朋友。那个衣着素净、搭配讲究的女孩子长得挺漂亮,从一上车我就注意到她了。刚才的论战中她一言不
两个人都是大学生,我的判断不错,男的籍贯果然是本省东南的县份,以盛产笛子出名的。女的是江南大城市人,暑假相约回老家,见见小伙的父母。
当得知他们书的城市就是我当初的求学地,彼此的学校相隔仅一条街,历史上亦甚有渊源,双方都不禁又惊又喜。他们刚进校时,我已毕业了几年,但谈起城市风貌,校园掌故,依然能激
互通姓名,小伙子叫陈新,女孩子叫舒薇,我告诉他们我的名字李度,省城人,毕业后分回老家,
火车
“那些少数民族都不象少数民族,”她解释道,“他们都太汉化,普通话说得比导游还好,做起生意来明得要命。大多数连民族服装也不穿了,穿民族服装的,都是民俗村里招来的演员,那样崭新的一身,从头到脚挂满银饰,重得路都走不动,谁会穿着那个过日子民俗村新得象电影城,那些芦笙舞,板凳舞,什么对山歌啦,求爱啦,婚礼啦,都跟排戏似的。红枫湖的苗寨,侗寨,还有一点点风味。”
“有啥风味”陈新接过话头,“把游客都当酒囊饭袋,进了村子就敬酒,说一套打油诗,进了屋再敬酒,又说一套打油诗,”
“那不是打油诗,那叫敬酒辞。”舒薇纠正道。
“反正都差不多不喝的话,一边一个苗家丫头踩住你的脚,拎着耳朵喊亚虎捏起鼻子灌下去,每回都这样,全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”
我笑着说“那是他们还不够现代化,赚钱方面创造力不足,只会互相模仿。靠近省城的地方当然不行,你们老